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66节(1 / 3)

不过考虑到毛奇龄那见人就嘴臭的坏毛病,嗯,也许翰林院挺适合他的。

而夏完淳也的确争气,其人任职的处州府(今丽水)算是浙江最穷的地界之一了,夏完淳在当地积极修缮水利,组织开荒,还妥善的平衡了农桑失调问题,命当地农业生产稳定恢复。

处州府出产的丝绸、茶叶,一般通过比较近的温州港出口。

但在这个过程中,夏完淳发现了许多问题。

他通过对进出口贸易的观察总结,写了详细的记录和反思。

认为,现在大明的海贸繁荣,事实上是不可持续的。

因为大明作为净出口国,而且又是以白银作为本位货币,长此以往,很容易造成恶性的通货膨胀。

古人虽然不知道“通货膨胀”这个词,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了解这种现象。

早在汉代,就已经有对类似现象的认识了。

具体体现,就是“银贱铜贵”。

而应对的方法上,夏完淳却显得比较激进。

他认为应当先从货币上下手,必须要把白银变成外汇,和本国货币脱钩。

而手段就是发行纸币。

大明是发行过纸币的,也就是臭名昭着的“大明宝钞”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所以说,这个想法看起来是比较激进的。

张同敞坐在炭盆旁,细细看完夏完淳的奏章。

夏完淳这个六品通判的奏章能进朱由榔的桌案,其实就已经表明内阁方面也比较重视这个问题了。

毕竟按照制度,虽说七品知县以上的官员都可以上奏疏,但不是所有奏疏都会递到皇帝手里。

一般情况,至少也得各省布政使司的奏章,才有天子亲自批示的必要。

看完后,张同敞沉吟片刻道

“理是这么个理,但得慢慢来,直接发行纸币,不妥。”

朱由榔赞同颔首

“嗯,事缓则圆,以前的大明宝钞实在是把纸币的名声都败坏了,现在就算马上发行,也是徒增百姓恐慌,实在不妥。”

“可若是不从纸币下手,又当如何应对呢?”

张同敞突然眼前一亮,对天子道

“臣倒是想到了一个可用的点子?”

“哦,别山说来。”

张同敞接着道

“陛下可知,双柱银洋?”

朱由榔有些顿悟。

西班牙殖民者占领美洲银矿后,将在当地开采掠夺得到的白银,全部铸造为银元,银元正面印有西班牙国王头像,北面印有王室徽章,由于西班牙王室徽章两侧有两根显眼的柱子,所以常被人称为“双柱银”。

根据后世统计,自万历年间到清末,这些西班牙双柱银元开始流入中国,先后超过一亿枚,直到民国年间,在民间都还偶尔有人使用。

鸦片战争后的《南京条约》,清朝赔款就被指定要使用西班牙银元。

直到后来,随着清末民国中国白银又大量流出,这些西班牙银元才逐渐销声匿迹。

他明白张同敞的意思了,咱大明也可以铸造银元嘛。

张同敞阐述道

“铸造银元有三个好处,其一,之前的民间银两,用于交易,成色、重量不一致,还要加换算,太过费事,统一铸造成银元后,可以便于交易。”

“其次,发行银元的工作可以交给国家银行来进行,这样就能迅速扩展银行影响力。”

“更为要紧的是,发行银元以后,以后还能发行金元,这样币种难以分割,而纸币,可以先逐渐作为两者的辅币来进行,确立辅币和金银币的交换,就能逐渐推广纸币。”

朱由榔明白张同敞的想法了。

这年头的银两成分复杂,交易时,还必须先估算成色,而后折算成相当的官银,来进行交易,这个过程非常麻烦,极容易吵架纠纷。

先发行银元,金元,这种质地均匀的币种,往往能获得市场欢迎,就像西班牙银元,在中国市场就一直很受商人们青睐。

但它还有个问题,就是只能限于大宗交易,毕竟一个银元对于大商贾而言是个小数字,但对于老百姓而言,就太多了,平时很少用到。

所以除此之外,还要发行新的铜钱,并确定铜钱与银元的固定汇率。

可白银数量和铜钱数量从来就不是稳固的啊,怎么办呢?

这个时候,就需要纸币来介入了。

作为两者平衡的砝码,发行铜钱不足以匹配白银数量时,就发行部分纸币,来平衡两者比例。

从而给纸币提供一个空间介入。

而且朱由榔觉得张同敞想法里还有一个只得深挖的点,只是他自己没有发现,那就是金元。

银本位过于不稳定,想要逐渐扭转眼下这种被动输入的金融秩序,最终还是要搞金本位。

但金本位,不是这么好搞的啊……

因为中国本土的金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